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Harry Carey Jr. (1921~2012)


曾經演過《搜索者》(The Searchers)、《赤膽屠龍》(Rio Bravo) 、《黃巾騎兵團》(She Wore a Yellow Ribbon) 、《紅河谷》(Red River)、《偽裝大師》(The Great Impostor)、《羅勃先生》(Mister Roberts) 的 Harry Carey Jr 辭世年 91 歲。

Harry Carey Jr. 出身演藝世家,二次大戰服役海軍時不知巧合還是刻意安排能夠跟隨 John Ford 拍攝宣傳影片,戰後就跟著 John Ford 投入影壇主拍西部片,不過 Harry Carey Jr. 身高和外型並不突出,一生都飾演配角的角色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最後一位怒漢走入歷史


1957 年經典名片《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裡唯一仍在世的怒漢 Jack Klugman 在 2012 年平安夜辭世,享年 90 歲,隨著人權觀念的進步,55 年前拍攝的《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有如先知者,在近年受到的評價有如老酒一樣逐年上漲,在青少年影迷比例奇高的 IMDb 網站上仍排名第 6 名!

名導演 Sidney Lumet 1957 年拍攝《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時刻相當敏感,正值美國麥卡錫主義漸漸消退的時刻,片中觀點對立的兩人分別是對政治相當熱衷的 Henry Fonda 以及曾經被視為死硬派共產黨員卻又有向政府告密嫌疑的 Lee J. Cobb

猶太裔黑髮的 Jack Klugman (1922~2012) 飾演編號 5 號陪審員也是比較年輕的兩位陪審員之一 (另一位是演過《決死突擊隊》的 Robert Webber),Klugman 在片中自稱金鶯隊球迷,從小在貧民窟長大,個性稍嫌軟弱被動,第三個被 Henry Fonda 說服認為小孩無罪片中曾經示範不良少年如何使用彈簧刀,證明少年不可能用上對下的角度殺害父親。


另一則訃聞是曾經演過《刺激》(The Sting)、《希臘佐巴》(The Greek Tycoon)、《窈窕淑男》(Tootsie) 的 Charles Durning (1923~2012) 也在同一天辭世了!外型微胖的 Charles Durning 礙於外型大多擔任配角,對他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他在《窈窕淑男》(Tootsie) 飾演 Jessica Lange 的父親想續絃娶 Jessica Lange 的同事 Dorothy,直到最後他發現 Dorothy 是個男扮女裝的人,自認被捉弄的 Charles Durning 憤恨的從還原成男人的 Dorothy 手上拿回訂婚戒指,他那一幕的表情讓我印象深刻直到今天~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Lisa della Casa (1919~2012)


瑞士籍女高音 Lisa della Casa 病逝,享壽 93 歲,過去一直以為擅長德文歌曲的 Della Casa 應該是德裔,只是和 Elisabeth Schwarzkopf 在戰後刻意迴避德國血統,直到她辭世我查了資料才發現她是義大利和瑞士混血兒,和德國扯不上關係,幸運的 Della Casa 不像 Elisabeth Schwarzkopf 扯上納粹問題直到晚年辭世前,Della Casa 在二次大戰最激烈的 1943 年出道於中立的瑞士歌劇院,不過她到了 60 年代就不再演出呈現半隱退狀態了。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閒聊馬龍白蘭度


2005 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緬懷前一年辭世影壇人士 In Memoriam 影片最後壓軸人物,如大家所預期出現 Marlon Brando (1924~2004) 時,全場不顧哀戚的氣氛,反而爆出熱烈掌聲加上口哨聲,我想到曾經拒絕領金像獎的 Marlon Brando 此時表情就像他在《巴黎最後探戈》裡的那張劇照,他的幽靈在會場上空輕蔑半嘲笑似的俯看著全場觀眾,然後瀟灑的離去。

Rock Hudson, Cary Grant, Marlon Brando, Gregory Peck

我很多電影常識來自 1980 年代末期遇到的一位女性高中歷史老師,她推薦看古羅馬電影來了解歷史,她最崇拜的明星就是馬龍白蘭度,當時,也就是 1980 年代末期馬龍白蘭度是一個體重 300 磅熱愛美食的隱退老明星,我對他的印象就是報紙上提到《教父》、《現代啟示錄》、《超人》裡演出時間不長卻拿百萬美元高薪的老頭,報紙上不時出現批評他私生活的八卦新聞,不太能體會歷史老師談起他像小女生看到偶像的眼神,。


Marlon Brando 絕對不是一個靠外表走紅的「年輕偶像」,叛逆的 Brando 嚐試數種行業之後,1944 年僅 20 歲就到紐約舞台劇受最嚴格最扎實的訓練,演技方面遇到了影響他最深的教師 Stella Adler,際遇方面受到貴人 Eli Kazen 的提拔,出道甚早的 Marlon Brando 1951 年成名作《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讓人難以相信他是一個年僅 27 歲的年輕人,和 Vivien Leigh, Karl Malden 等前輩應對絲毫不見生澀,一戰成名後接下來的《飛車黨》(The Wild One)、《櫻花戀》、《岸上風雲》、《薩巴達傳》裡隱約帶有叛逆不服從的形象,甚至他在古羅馬電影《凱撒傳》飾演 Marc Anthony 的聲音都成為青年模仿的對象,Marlon Brando 偏慢的語調和特立獨行的舉止,不但影響美國出生於 40 年代的年輕觀眾,他電影裡的對白和說話的腔調更被後代影迷們不斷的模仿傳誦~

從好萊塢臨時演員一路爬起,年紀比 Brando 大 9 歲的安東尼昆 (Anthony Quinn) ,1950 年初期轉戰紐約百老匯初次結識 Marlon Brando,他對 Marlon Brando 的敘述如下:

馬龍白蘭度很快成為團體中的傳奇人物,他輕視傳統,在他飾演的《慾望街車》及演藝課程中皆如此,這般行徑也落實於他的一生,在演員工作室的課堂上,他即興模仿的功力堪稱一絕,不僅如此,他模仿的動作還具有煽動性..................我渴望自己一如馬龍白蘭度般自由奔放,但是我不確定他是否知道我這個人?我發誓我要讓馬龍白蘭度知道我和其他庸碌之輩的不同,我心裡一直暗自與馬龍競爭,這大概是忌妒使然吧!老天,我是多麼渴望他的才華和自在啊!近年,我比較我倆的名氣和票房紀錄,發覺自己仍然略遜一籌。


年紀只比他小幾歲的 Steve McQueen, Jack Nicholson, Jon Voight 都不諱言自己是馬龍白蘭度迷,這幾個人的共同點是出道稍晚,天才型的 Marlon Brando 是他們成名之前望之不可即的偶像。

1955 年《岸上風雲》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之後,Marlon Brando 成了眾導演最不願伺候,演員們公認最難相處的超級巨星,有人形容:他瞧不起身邊的每一個旁人,他敢跟你開最殘酷的玩笑,而你在是否退出的考量下只能忍讓。

除了能震慑他的 Eli Kazan 之外,其他導演在最終票房的考量下只能忍辱討喜他。

以他在 1958 年拍攝的《百萬雄獅》(The Young Lions) 為例,他飾演巴伐利亞一個滑雪教練Christian Diestl 被徵召入德軍服役,徵召前剛剛被一個美國女人 Margaret 拒絕,經常與外國人接觸的 Marlon Brando 無法像其他德軍那麼效忠領袖,戰場上多次忤逆長官,得知大屠殺事件產生厭戰情節情節的 Diestl ,決定棄械不想再戰,Diestl 卻在戰爭結束前最後一刻被 Margaret 的男友 Michael 所殺,Michael 看到德軍就開槍完成任務,兩人完全不知道對方的身分。比起其他片裡如戰爭機器般的德軍,只有 Marlon Brando 飾演的德軍,會被賦予這麼深刻的人性吧!


Tony Judt 寫的《戰後歐洲六十年》裡直言 Marlon Brando 影響力遠遠超過因早逝而被高估的 James Dean,Marlon Brando 叛逆的形象,甚至他穿的皮衣形成流行潮,影響了歐洲二戰後出生的一代,接下來 40 年 Brando 持續叛逆直到辭世,他和他影響的年輕人和父執輩傳統的戰爭從未停止,現在回顧起來,他已經不只是一個電影明星,而是一個被寫進史書的歷史人物。

1999 年仍在世的 Marlon Brandon 被 TIME 時代雜誌選為 20 世紀 100 大人物之一,電影界只有他和 Charlie Chaplin, Marilyn Monroe 三人被選入!

1962 年 Marlon Brando 去大溪地群島拍攝新版的《叛艦喋血記》,這部片成了改變他人生的轉戾點,已經離婚兩次的 Brando 娶了大溪地女人 Tarita 只是開端,他買下一個小島想終生隱居在大溪地,對吩咐把骨灰灑在大溪地群島的 Marlon Brando 人生觀一定起了非常大的轉變 ,接下來 10 年 Marlon Brando 演了 11 部作品卻沒有什麼出色的代表作,客觀來看,這段時間正逢電視崛起,以及明星文化的崩潰期。

反之,大溪地群島所見更喚起了 Brando 的童年在中西部的 Nebraska 州和印第安原住民相處的回憶,讓 Marlon Brando 找到另一個生活重心 - 1963 年起他積極投入反殖民統治、反戰、種族平等的社會運動,志願演出《醜陋的美國人》(The Ugly American) 一片,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他後來拒絕領取 1972 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還派了一個印第安小女孩「小羽毛」出席 發表演說。

在電影產業嚴重縮水的 1960 年代,計畫趕不上票房變化,傲慢的 Marlon Brando 不再是十年前的偶像明星,第三次離婚,在大溪地和比佛利山兩地輪住的他成為一個焦慮的中年人,嘗試各種新的戲路!甚至轉任導演拍攝《獨眼龍》(One-Eyed Jacks) 都無法得到票房突破,60 年代末和 Steve McQueen, Robert Redford, Jack Nicholson 這一世代新秀比起來,Marlon Brando 已經成了八大公司眼裡的票房毒藥了!

新人導演 Francis Ford Coppola 1972 年提出方案,邀請他重出江湖演出《教父》,意外成了他人生第二高峰,剛開始 Paramount 公司持反對意見,並要求惡名昭彰公認不敬業的 Brando 簽署各項條款才准 Coppola 任用他!後來卻出現完全超乎 Paramount 公司想像的結局!!!隨著《教父》評價歷久不衰,年輕一輩津津樂道的老教父 Don Vito Corleone 卻已經不是我高中女老師所談及的年輕美男子 Marlon Brando 了。

老教父 Don Vito Corleone 也取代《飛車黨》裡的皮衣叛逆少年成為五六七年級對 Marlon Brando 的第一印象,跟《教父》有關的故事很多,我不再詳述。

接下來 30 年電影演出對遠離好萊塢的 Marlon Brando 已經不重要了,他也不願意花幾個月參與一部電影的拍攝,只有深黯 Brando 魅力的生意人仍在計算要花多少錢找他露臉?《現代啟示錄》、《超人》就花了幾百萬找他花幾個工作天客串演出,存糧豐富的 Marlon Brando 在 1980 年《現代啟示錄》就宣布退休不再演出!同時報紙上影劇版花絮新聞也提到他體重已高達 300 磅,活在自己的城堡裡,已不需要再出來掙錢。

1990 年看到他食言在 Freshman 客串演出時很興奮,2001 年看到他為了賺錢養家出來《鬼計神偷》(The Score) 參一角時就有點感傷了, Marlon Brando 在大溪地生的女兒 Cheyenne 是父親最寵愛的寶貝,Brando 認為她太單純,不准她進入美國這個複雜的環境,直到 1991 年結婚 Cheyenne 終於被父親安排到美國待產,她同行的大溪地丈夫卻被同父異母的哥哥 Christian Brando 無故射殺!Cheyenne 近乎崩潰,拖延到 1995 年回到大溪地島上吊自殺,品行不良的 Christian 入獄服刑,自責又窮於應付的 Marlon Brando 面臨晚年破產的問題,到了 2001 年只好拖著 300 磅又多病的身體 (如下圖) 出來客串討生活。


2001~2004 年間關於他的負面消息隨著他子女的事不斷被翻出來,Marlon Brando 私生活淫亂具有雙性戀的身分也攤在大眾面前,健康狀況不佳的 Marlon Brando 在 2004 年因病辭世,我認為對他是一種解脫。

Top 10 Marlon Brando Performances

馬龍白蘭度與同性愛人威利考克斯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娜迪亞之歌


羅馬尼亞籍的 Nadia Comanneci (中譯: 納迪亞柯曼妮絲) 1976年 14歲時成了蒙特婁奧運會上的明星。她成為在奧運會史上第一個獲得滿分10分的運動員,更贏得了3 面金牌,1 面銀牌和 1 面銅牌。回國後她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同個星期登上《時代》、《新聞周刊》和《體育畫報》封面,成為世界上至今唯一的人獲得如此榮耀。並且是第一位在奧運體操項目中獲得滿分10分的人。國際媒體紛紛選她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體操選手之一,她亦有「體操皇后」的美譽。
;:
有一個美國作曲者 Barry De Vorzon 在 1971 年作了一首長度稱為 Cotton's Theme 的音樂,夾雜在電影 Bless The Beasts And Children 原聲帶裡當背景音樂知名度極為有限,即使主打歌木匠兄妹唱的 Bless The Beasts And Children 也只爬到 Billboard 67 名。

1973 年電視連續劇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 首先注意這首ˇ Cotton's Theme,作者把原曲改寫成 2:48 的版本做為劇中配樂。

到了 1976 年這首 Cotton's Theme 拜美國掀起的「柯曼妮絲熱」重新引起注意,舊瓶新裝稍加延長後改名為 Nadia's Theme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 拿來當電影肥皂劇的配樂,結果在 Billboard 排行榜上盤據 22 週,最高爬到第 8 名。

我記得 1980 年代首次在國內廣告聽到,接近 1990 年 CD 開始取代 Tape 時,我才第一次看到這首的介紹,我只記得跟柯曼妮絲有關。

今天突然想到,透過 Youtube 把這首找出來

2:48版本


3:24版本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Dinah Sheridan (1920~2012)


英國女演員 Dinah Sheridan 以 92 歲高齡辭世,Dinah 父親是流亡日本的舊俄貴族,母親是德國人,不過兩人在英國生下的女兒 Dinah 卻成了英國女王點名的 English Rose,1937 年才 17 歲就以第一女主角參與電影演出,然而 Dinah Sheridan 的知名度一直僅限於英國國內,原因在於她從未像年紀相近的 Derorah Kerr 那樣前往美國發展,在她最美麗的 40 年代也沒有拍出什麼知名作品,1953 年 Dinah 因為婚姻關係息影。

直到她在1970 年客串演出的《天下兒女心》(The Railway Children)才被認為她終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接下來風韻猶存的 Dinah Sheridan 成為電視劇的常客直到 1999 年。


看一段 Genevieve (1953) 電影裡的 Dinah Sheridan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Larry Hagman (1931~2012)


1980 年代最賣座的電視影集《朱門恩怨》(Dallas) 男主角 Larry Hagman 因癌症去世,80年代初《朱門恩怨》(Dallas) 是國內極少數能看到的美國電視影集,內容我印象不深,不過印象最深是從主題音樂影片看到美國的富饒,裡面的景象令發展前的台灣小孩目瞪口呆,像美式足球場、油井、富人莊園、超高玻璃帷幕大樓等,片中 Larry Hagman 戴著牛仔帽的形象非常特殊。我找到一段當時的影片,除了 Larry Hagman 還可以看到飾演母親在 1958 年演過《迷魂記》(Vertigo) 的 Barbara Bel Geddes (1922~2005) 等人。

除了電視影集之外,Larry Hagman 電影界 50 年都屈居配角,最近看到一部 1977 年突擊隊電影浪潮拍攝由 Michael Caine, Donald Sutherland, Robert Duvall 等人主演的《猛鷹突擊隊》(The Eagle Has Landed ) ,Larry Hagman 竟然也出現在片中,演一個暴躁沒有頭緒最後遭德國女間諜擊斃的美國少校。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Ministry of Fear - 1944


提到 Ray Milland 本週再加上一部 1944 年德國導演 Fritz Lang 執導的 (Ministry of Fear),這部電影對岸翻譯為《恐怖內閣》片名有誤導效應,這部電影重心不在政府內部不應該使用內閣兩字,片名是敘述二戰期間 Ray Milland 發覺自己疑似攻擊後四處尋找民營偵探公司協助,ministry 在這裡類似 service 的意思。

這部電影改編自 Graham Greene (1904~1991) 的小說,以二次大戰期間倫敦地區的間諜戰為背景,由出身德國熟悉納粹,流亡美國的 Fritz Lang (1904~1991) 導演起來比 Alfred Hitchcock 還要洗練更複雜,我必須看第二遍來理解片中的邏輯,而且我發現 Hitchcock 許多劇照都抄襲這部電影!


劇本敘述二戰期間有前科的 Ray Milland 等火車時走進一個慈善園遊會閒逛被誤認為代表德國來接洽的間諜,讓他買走了藏有關鍵膠卷的蛋糕,雖然蛋糕又被德國間諜奪回後遺失,Ray Milland 從此惹禍上身引來德國間諜網的陷害,到處尋找私人偵探協助的 Ray 被引見一位德國間諜美女 Hillary Brooke,Hillary Brooke 邀請半信半疑的 Ray Milland 參加 "神降會" 殺害陌生人再嫁禍 Ray Milland 讓 Ray 自以為是殺人犯必需地下躲藏,這樣佈局將更有利於奪取他的性命。

接著德國間諜網又殺害曾經協助 Ray Milland 的老私家偵探 Rennit 再嫁禍給他,曾經有前科的 Ray Milland 對英國警方描述自己遭遇的故事:園遊會、蛋糕、搶蛋糕、神降會等,從英國警方聽起來有如小孩說謊一樣荒唐!

Ray Milland 要求回到蛋糕遺失的現場,照理講不可能有任何蛋糕殘留,幸運的!他發現部分蛋糕落入鳥巢裡,並從殘存蛋糕裡找到關鍵膠卷,證明他的故事確實有邏輯性!另外,警方從膠卷追蹤赫然發現英國國安局內部確實有人試圖將機密傳給德國。


這樣的劇本和 Alfred Hitchcock 的模式極度類似,好幾幕場景更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片尾有一段 Ray Milland 帶著女主角 Marjorie Reynolds 爬樓梯上頂樓逃亡 (上圖),拍攝角度很難不聯想到《迷魂記》,最後結束有一段兩人搭敞篷車沿著海邊渡假 (攝影棚內完成) 明顯抄襲自 1941 年的《深閨疑雲》


這部片另一個令人難忘且驚艷的場景是飾演德國間諜的金髮美女 Hillary Brooke (1914~1999) 出現那一瞬間,我查了資料 Hillary Brooke 身高約 168 公分,Fritz Lang 刻意塑造她跟 188 公分的 Ray Milland, Carl Esmond 一樣高,加上一臉的自信壓迫自我懷疑的 Ray Milland 加入她的神降會並遭到進一步陷害。


這部片戲份相當重的男配角 Carl Esmond (1902~2004) 飾演雙面間諜,効忠德國卻偽裝協助 Ray Milland,最後被自己的妹妹 Marjorie Reynolds 發現身份並開槍誤殺!

我要提一下有一張劇照非常特殊,Carl, Ray 兩人扭打後手槍掉落被旁邊的 Marjorie 撿起,Carl 忽然決定以逃走取代扭打,於是他爬起關掉燈後用力關大門 "碰" 一聲逃走!隨著 "碰" 一聲銀幕變成全黑,不到一秒伴隨著另一聲槍響銀幕上出現了一個圓形光點。

Ray Milland 打開門。。。看到。。

Carl 已經橫屍在地上。。。。。

Carl Esmond 原籍奧匈帝國活躍於維也納藝壇,1934 年逃避納粹移居倫敦,1930 年代末更移居美國,在美國影壇演過《約克軍曹》等名作, Carl Esmond 直到 2004 年才以 102 歲高齡辭世。

他只能算是配角級的人物,是現在可考活得最久的男性演員。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失去的週末 - 1945


失去的週末》(The Lost Weekend) 稱得上是一部最典型的 Billy Wilder 作品,劇情簡單,有對白的人物也不多,然而在 Billy Wilder 執導之下:劇本、對白、配樂、選角四方面完美配合,全片劇情緊密無冷場,終能夠變成一部經歷時代考驗的名作。

美國在 1920~1933 年時期實施禁酒令,人說「嚴官府出厚賊」這段時間全國反而出現數十萬的酗酒者,這部電影改編身為禁酒時期酗酒者之一的 Charles R. Jackson (1903~1968) 1944 年出版的自傳式同名小說,小說在這樣的前提下推出後很能引起共鳴。

1945 年這部小說由 Billy Wilder 改編為電影,拿下四項大獎包括那一年最佳影片,Ray Milland (1905~1986) 把片中酗酒的作家演起來只能用入木三分來形容,拿下了他該得的最佳男主角獎。

Ray Milland 飾演昔日曾經是各方看好媲美海明威的青年作家,誰知寫作表現遠遠不如預期,到了 33 歲仍無固定工作,房租只能靠弟弟提供,Ray Milland 嚐試以喝酒尋求靈感卻漸漸沉迷成為酒鬼,弟弟、女友、房東、酒吧老闆聯合起來想阻止他喝酒,他開始藏酒甚至偷錢喝酒。


當他清醒或微醺時,出口成章豐富的知識和音樂、文學造詣將他自己塑造成對異性極具吸引力的男人,當他喝過酒又變成了自私、沒信用又惹人厭惡的酒徒,人人稱羨的美女 Gloria 愛上他,他卻每每爽約回覆,只想要 Gloria 給錢讓他買酒。最後他自己都無法控制這樣的雙重性格折磨,想要自殺了結一切,不過深愛他的女友 Jane Wyman 沒讓這一切發生。

深諳古典音樂的歐洲人 Billy Wilder 劇本寫得非常棒,有一段是讓 Ray Milland 去歌劇院看威爾第(Giuseppe Verdi)的歌劇《茶花女》(La traviata),第一幕的飲酒歌舞台上杯觥交錯,看得 Ray Milland 忍不住退場找酒喝,另外對白還提到 30 年代當時最受歡迎的 Horowitz, Heifetz 等人。不過這部片的配樂不需要這麼豪華,大多是在形容 Ray Milland 酒醉後腦海浮現的莫名感覺,Miklos Rozsa 牛刀小試作了一小段曲卻很符合劇情要求。


這部片也算是女星 Jane Wyman 的成名之作,她 1939 年起只能在歌舞片裡演個不起眼的配角,這部片被 Billy Wilder 提拔啟用之後,從此她的外表被定位為嚴肅型的女星。片中有一個八卦是飾演 Jane Wyman 母親只露臉一兩分鐘的 Lillian Fontaine (1886~1975) ,真實身分就是 Olivia de Havilland, Joan Fontaine 兩人的母親!久仰大名,這是第一次在電影裡看到這個傳說中的女人。

另一則八卦是飾演男護士的 Frank Faylen 算是好萊塢相當有份量的三、四號男演員,在其他片裡他的演出總是遭到忽略,在這部片裡他的演出非常搶眼突出,卻又讓人直覺就是不對勁,看了 Billy Wilder 回憶錄裡有提到 Frank Faylen 是 1940 年代最聲名狼藉的男同性戀演員,圈內認為他破壞了這些人的名聲。

前面提過這部片等於是作家 Charles R. Jackson 的自傳,Jackson 就如片中 Ray Milland 所飾演的那樣大學沒畢業,身為酗酒者,晚年他宣導戒酒,不過 Charles R. Jackson 是一個雙性戀者,個人的生活極度複雜,到了 1968 年他還是難過生死關以過度服藥自殺。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第一滴血 1982


發現最近是《第一滴血》(First Blood) 這部電影首映 (1982.10.22) 30 週年紀念,現在七八年級不知道當初這部電影有多轟動,以我的老家羅東為例:這部片上演兩個月之久,班上找不到任何一個男生沒去戲院捧場的,「藍波」(Rambo) 這個新名字的影響力超過了「洛基」(Rocky) 變成了 Sylvester Stallone 的新稱號,有段時間 Stallone 成為好萊塢第一高薪的男演員,懂得賺錢的 Stallone 趁機拍了多部評價不佳的「洛基」、「藍波」續集,我印象中 80 年代英雄主義的動作片漸漸成為主流,也捧紅了後續崛起戲路相近的 Arnold Schwarzengger, Bruce Willis, Steven Seagal, Nicholas Cage。

現在回顧這部《第一滴血》(First Blood) 電影,在天時的因素來看,他上映的時間實在是非常漂亮,我小時候 Beta/VHS 時代看了一大堆越戰片,內容主題幾乎都是拯救美國戰俘,那段時間戰敗的美國人也是不願面對現實,反而拍了一大堆安慰自己的電影,直到 1980 年《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這部片開始辛辣的檢討美國己身的問題 ,引來了勢力強大的退伍軍人協會抵制,扮演先烈的《現代啟示錄》還受到極大的爭議,到了 90 年代《現代啟示錄》重新上映時才發現《現》真是先知先覺之作!

不過《現代啟示錄》擋下浪頭之後,接下來幾年檢討越戰的《第一滴血》、《前進高棉》(Platoon) 路就走得比較平順了。


當時《第一滴血》只是一部期望不高的獨立公司低成本作品,只能說改編劇本寫得非常好,敘述戰爭退伍後的 John Rambo 到了 Oregon State 小鎮想要拜訪老戰友 Barry,卻發現最後一個戰友 Barry 已經因越南戰場感染的不知名病身亡,洩了氣的 Rambo 忽然失去目的就在異鄉小鎮裡遊蕩,地方警長 (Brian Dennehy 飾演) 把他視為外來流浪漢想修理他來顯示一下威風,小鎮警員此舉引來綠扁帽突擊隊員 Rambo 最深層的戰鬥意志,Rambo 還擊導致副警長身亡,Rambo 被點燃戰火後逃入他最熟悉的森林、礦坑、廢墟裡,備戰一切回到戰鬥模式,Rambo 以及警長雙方都不顧外來綠扁帽軍官 Trautman (Richard Crenna 飾演) 的調停,以置對方於死地為目的,最後 Rambo 主動展開報復幾乎毀了整個小鎮。

片中最有名的一句對白是 Rambo 透過對講機告訴昔日長官 Trautman: 「是他們 (地方警察) 逼我留下第一滴血的」

現在看這樣的劇本並不陌生,不知已經在電視上看過多少類似的 B 級片了,但是 30 年前《第一滴血》(First Blood) 算是首開如此劇本英雄片之例,而且全場緊湊幾乎無冷場,我記得開始沒多久有一橋段 Rambo 遭到直升機追殺看似已無轉機,這時他跳下懸崖利用濃密樹枝的緩衝落地救回一命,但是用想像就可以知道那樣有多痛,比起其他英雄片刻意忽略傷痛,或是讓英雄本身根本刀槍不入。全身是傷的 Rambo 痛得尖叫,但是接下來 Rambo 還要自己縫合傷口,比起互相殺戮,這一段更是殘忍得讓我不敢直視。

一部內容緊湊的動作片,並成功的連接到當時美國不願明說的心病-越戰症候群,最後一段身為社會邊緣人的 Rambo 和長官 Trautman 的對白直到痛哭最讓人動容,幾乎注定了這部片的賣座。

《第一滴血》(First Blood) 裡面的長官 Trautman 原本屬意已經多次在越戰片裡演出軍官角色的 Lee Marvin (1924~1987),當時 Lee Marvin 健康不佳,改由曾經來台拍攝《聖保羅砲艇》的 Richard Crenna 接手,回想起來很可惜,沒看到 Lee Marvin 和 Sylvester Stallone 同台演出。

這部片的配樂是由 Jerry Goldsmith 所做,之前的電影配樂的歷史談過在 1982 年時電子配樂尚未普及,偏低的電影制作成本沿續自 60 年代以來以歌曲為主的風潮,《第一滴血》這部電影劇情緊湊不需要太搶眼的配樂搶鋒頭,這部片的配樂小而精巧,用 It's a Long Road 這首歌作為收尾有畫龍點睛之效。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血戰萊茵河 - 1951

Anatole Litvak (1902~1974) 是一個我認為被低估的導演,一直想找機會介紹一下他,原籍烏克蘭的 Litvak 待過俄、德、法、美四個國家,他留下幾部名作型態差距卻很大,他的知名作品包括有敘述俄國皇室故事的《真假公主》(Anastasio),女子精神病院裡發生的《毒龍潭》(The Snake Pit),敘述二戰在巴黎發生的《將軍之夜》(The Night of The Generals),驚悚片《長夜漫漫》(Sorry, Wrong Number) 以及敘述 1944 年慕尼黑地區戰況的《血戰萊茵河》(Decision Before Dawn)。

猶太裔的 Anatole Litvak 出生於帝俄時代的烏克蘭戲劇家族,他自己在俄國期間本身就是演員,到了 1925 年他有機會前往德國擔任名導演 Georg Wilhelm-Pabst (1885~1967) 的助理拍攝一部叫做 Die freudlose Gasse 的電影,女主角是剛從瑞典來的新人 Greta Garbo。Litvak 的拍片天分漸漸被發掘成為 Universum Film (UFA) 公司旗下的新銳導演,除了德國境內之外,也有機會和法國的 Jean Gabin 等明星合作。

到了 1933 年希特勒完全掌權,UFA 被戈培爾買下轉型成為納粹宣傳片大本營,猶太裔的 Litvak 跟之前提過的猶太同胞 Franz Waxman, Peter Lorre, Kurt Gerron, UFA 同事 Max Ophuls 一樣必須離開德國,Anatole Litvak 逃往他最熟悉的法國。


到了 1937 年美國華納公司首先和他接觸,他把重心移往美國並且和好萊塢第一級的女明星 Mariam Hopkins 結婚,到了 1939 年他和另外兩個東歐移民 Edward Robinson, George Sanders 拍了美國第一部把 NAZI 放進片名的電影 Confessions of a Nazi Spy,這部片在五月上演時英法已經對德國宣戰,但是美國尚未宣戰,這個尷尬時間讓納粹政府出面抗議此部片的上映,在美國上映時也引起了兩派的對立,德裔移民揚言要炸掉戲院,另一派在電影結束時起立鼓掌歡呼,不過四個月後證明 Litvak 是正確的,9月 1 日納粹進軍波蘭敲醒最後一批相信 Hitler 的美國人,因此 Edward Robinson 認為這部片端正視聽的更促使美國參戰,Edward Robinson 視為終生最滿意作品之一

1941 年珍珠港事件發生後沒多久,美國政府請 Frank Capra 下部隊拍攝政令宣導片 Why We Fight,不熟悉戰場的 Capra 邀請來自烏克蘭的 Litvak 擔任助手,對歐洲戰場極度熟悉的 Litvak 而言當然是小事一樁,也因此 Litvak 暫離了電影圈,我認為這段經驗使得 Anatole Litvak 成為最了解真實戰爭的導演。

他在 1951 年拍攝的《血戰萊茵河》(Decision Before Dawn) 是最接近真實戰爭情況的電影,這部片故事很簡單,敘述 1944 年底戰爭末期,德國本土已被盟軍炸成廢墟,連德軍民眾和戰俘也認為大勢已去,民眾消極應對,國防軍被俘後不再積極抵抗,美國軍方想知道德國國防軍第 11 軍的派駐位置,因此想找熟悉派駐地點又可靠的德軍戰俘去幫美軍完成任務,查到消息之後告訴敵後組織,這對雙方都是一場心裡交戰!

美軍想的是:戰俘可以信任嗎?他們會不會檢舉敵後組織?
戰俘想的是:我真的要替美國人工作嗎?還是要趁機逃回家?

這部片拍攝時二戰留下的物資相當豐富,到處可見未修補的廢墟和二戰制式武器,跟過軍隊拍片的 Litvak 熟悉軍隊運作,片中把軍隊核對證件、軍需品、標語等細節拍得非常詳細,例如進行諜報工作時完全不用真名,被拔擢參與任務的德軍戰俘全程使用代號,其實這是在保護當事人,怕參與任務的德國人真實姓名流入戰俘營或德軍情報組織。

某一次任務由美軍少尉 Rennick 主導,Rennick 從德軍俘虜裡挑上了一個戰前就有犯罪紀錄個性圓滑的老士官 Tiger,還有一個富有正義感願意為亡友出任務的德國醫學院學生 Happy,出發前美軍要求意見衝突時以 Rennick 優先,熟悉地方人士, 方言的地頭蛇卻要聽美國人的?世故的 Tiger 錯愕的表情似乎已經預告了這將是一場災難。

相較於世故圓滑的 Tiger,飾演 Happy 一心要為正義出任務的 Oskar Werner (1922~1984) 出發前,美軍福利處的德裔女兵提醒他:你最痛苦的將是如何面對你認識的人!聰明的 Happy 出發後驚險萬分,意外靠他的醫藥專長脫隊被徵召當上 11 軍軍長的醫藥兵,進而獲得情報,即使如此還是發現自己列名逃兵名單,黨衛軍 (SS) 沿路跟蹤追殺,幾經波折順利在敵後找到 Rennick, Tiger 的藏匿處,Rennick 眼見取得資訊,立刻要用最快也是最笨的方法結束任務。

直接游泳渡過萊茵河回美軍陣地!

多次順利出入敵後的地頭蛇 Tiger 拒絕游泳立刻遭到長官 Rennick 槍殺,比較沒經驗的 Happy 聽從命令。自己投降來延滯時間讓 Rennick 順利逃走,河岸這邊投降的 Happy 露出滿意的詭笑自以為完成任務時,對岸的這邊美軍有人比較感性,想起了 「那個醫學院學生」幫了大忙。

達成任務的 Rennick 卻冷冷的回應,完全任務才是重點,Tiger ? Happy ? 只是死了一個代號、一個德軍俘虜、一個賣國賊而已根本不足惜!

這部片最大功臣醫學院學生 Happy 究竟是叛國賊 ? 還是功臣 ?

Happy 是否遭德軍槍斃?並沒有交代。這樣的結果?留給觀眾想像討論的空間。

因此《血戰萊茵河》也入選了 1952 年 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現在來看這部片最突出之處在於:全片就在不需要重新布置的德國戰場上拍攝,在稍稍冒煙的廢墟建築裡運鏡,現場臨場感算是戰爭片裡數一數二的,美系導演拍不出來的! 美國演員卡司普通,有演過《彗星美人》的 Gary Merrill,演過《大路》的 Richard Basehart,飾演 Tiger 是我之前介紹過有東線戰場經驗的德國演員 Hans Christian Blech (1915~1993) ,他在這部片演技突出從此被美國影壇盯上,後來的《最長的一日》,《坦克大決戰》都找他參加演出。

戲份最重的男主角 "Happy" Oskar Werner (1922~1984) 是真正的德裔演員當時僅 29 歲,25 年後 1976 年他又出現在《海上驚魂三十天》(Voyage to the Damned) 裡和 Faye Dunaway 合演一對必須逃離德國的猶太裔夫妻。

片中有一個飾演勾引 Happy 的單身女子 Hildegard Knef (1925~2002) 是 20 世紀德國相當有份量的女演員兼歌星兼作家,Hildegard Knef 私底下是 Marlene Dietrich 的好友,不過二戰時期留在德國境內,1946 年因為兇手就在你身邊》(Die Mörder sind unter uns) 一片成名,David Selzneck 提出條件要和她簽下長約,不過條件之一是要她取藝名 Gilda Christian 並對外宣稱為奧地利人,Hildegard Knef 斷然拒絕留在歐洲發展,她是當時戰後德國第一個在銀幕上全裸演出的女星引來德國天主教徒的撻伐,遭撻伐的時間就是演出這部片的 1951 年。

後來 Hildegard Knef 在電影界的份量和成績只能算平平,1966 年她在《決死突擊隊》裡那一場德國宴會裡只有玩票性質的露臉沒有對白,不過她在歌唱方面的成績可是德國戰後最頂尖的,唱腔類似小雲雀 Edith Piaf,有人稱她為 The Edith Piaf of Germany

Hildegard 特殊的中性嗓音成為德國戰後最重要的女歌星,2002 年去世時德國隨即發行郵票紀念 Hildegard Knef。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小時候分不清的二人組

Lee Marvin vs. James Coburn
Alec Guinness vs. David Niven
Yul Brynner vs. Terry Savalas

這些人的演出頻率都很高,都算是相當有名氣的男明星:剛好都有一個跟他年齡相仿又長得很像的人造成混淆,尤其是第一組的 Lee Marvin vs. James Coburn 不但長得像,兩個都是演西部片為主的,身高都是 188 公分,連美國觀眾也認為很不好分辨,差別比較大的是 Lee Marvin (1924~1987) 早逝,印象中的 Lee Marvin 就是一個微醺的中年軍人 / 牛仔,James Coburn (1928~2002) 則鞠躬盡瘁,到了生命晚年還留著白色大鬍子拍了一大堆動作片,1998 年還以 70 歲之齡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第二組的 Alec Guinness vs. David Niven,我認為原因出在 Alec Guinness (1914~2000) 真是一個多變的舞台劇演員,例如在《阿拉伯的勞倫斯》裡他竟然能用中東口音的英文飾演熟悉政治的阿拉伯費瑟王子,如果不是對照演員名單,我不敢相信那就是《桂河大橋》裡那個口音純正個性耿直的英國軍官,Alec 太多變了,他眾多面目裡有時看起來很像飾演傳統英國紳士角色為主的 David Niven (1910~1983),早年國內就把《桂河大橋》男主角誤植為 David Niven

第三組看外表其實比較好分辨,不過小時候「尤伯連納」Yul Brynner (1920~1985) 在國內名氣相當大,「尤伯連納」甚至成為「光頭」的代名詞,另一個光頭 Terry Savalas (1922~1994) 名氣被「尤伯連納」的光芒蓋過,多次被誤植為「尤伯連納」,直到 1990 年左右我看《麥坎納淘金記》(MacKenna's Gold) 才能確定有一個光頭根本不是「尤伯連納」,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要等好多年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總之,早年沒有網路的時代,如果國內雜誌給了一個錯誤訊息,就延續數十年。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Sylvia Kristel (1952~2012)


正牌艾曼紐夫人荷蘭女星 Sylvia Kristel 因癌症辭世,以下這一段是我以前寫的敘述

1969 年義大利首先嚐試將 Emmanuelle 改拍成電影但評價票房不佳,直到 1974 年法國導演 Just Jaeckin 再度改拍成電影,選用荷蘭女星 Sylvia Kristel 擔任女主角才真正讓 Emmanuelle 這個名字傳遍全球,在 70~80 年代 艾曼妞夫人XXX 的電影滿街都是,可惜的是就像上一篇的愛雲芬芝一樣,我無緣體會。 

過去的記憶漸漸消失了,我必須留下紀錄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孩子正看著我們 - 1944


義大利名導演 Vittorio De Sica (1901~1974) 1944 年作品 I Bambini ci guardano 發行時正逢二戰結束但國共內戰接著上場,因此這部片從未在兩岸正式上演過,直到最近幾年大陸先把片名翻譯為《孩子在看着我们》。

聊到 Vittorio De Sica 最有名的傳世作品莫過於《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其他得獎名作還有《擦鞋童》('Sciuscià')、《費尼茲花園》(Il giardino dei Finzi Contini)、《昨日今日明日》(Ieri, oggi, domani),以至於這部早期作品《孩子在看着我们》比較不引起注意,我觀察到這部電影完全感覺不到戰爭的氣息,拍攝品質遠遠勝過 Roberto Rossellini 1945 年拍的《羅馬不設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也明顯優於 Fellini 在 1950 年代初期拍的電影例如《白酋長》(Secicco Bianco Lo),我只能解釋 Rossellini, Fellini 的作品都是在戰後嚴重通膨的時代完成,沒有預算做更進一步的修飾,比較起來《孩子在看着我们》還不是一部戰後作品。

英美電影跟舞台劇有深厚的淵源,劇情、對白讓觀眾進場前就有準備「我們是在看一場戲」,但是義大利的新寫實主義 (Neorealism) 電影就是把低階層社會的故事由非專業演員直接赤裸裸的呈現給觀眾。

這部在二次大戰時期拍攝的《孩子在看着我们》劇本非常前衛辛辣,卻可能是我們身邊都聽過的八卦故事,敘述一個美艷的已婚婦女感覺先生太專注於事業,生活索然無趣,因此和前男友藕斷絲連,天人交戰之後,某次趁帶著兒子 Prico 逛公園途中丟下小孩與男友私奔,給年幼的男童 Prico 造成莫大的傷害,事業繁忙的父親把男童 Prico 交給姑姑、祖母、鄰居暫帶領都難以適應,別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幸好家裡有個年長的女管家撐起所有的生活瑣事,女管家唯獨對 Prico 日漸惡化的病情束手無策。

拋夫棄子的母親發現現實與理想有段距離,前男友除了外表帥,永遠一事無成,加上思念 Prico 的母親情結,她又決定回到家裡希望丈夫原諒,她的出現也剛好讓病重的 Prico 得以痊癒。

經過一段適應期之後,父親帶全家去海邊渡假,已婚美艷的妻子仍是渡假地焦點所在,吸引了一群想動作的「蒼蠅」,這時父親突然接獲電報,因為事業因素必須提前返回羅馬,眾「蒼蠅」還來不急動作,母親的前男友又出現了,母親經過一陣天人交戰後又投降了,兩人在沙灘上親熱擁吻的鏡頭被 Prico 完完全全看在眼裡,慌張失措的 Prico 唯一的反應是想回家,沒錢買車票他的直覺想法就是想沿著鐵軌走回羅馬。。。。

最後他被救回一命,但是他對母親的信任完全喪失,回到羅馬以後,心力交瘁的父親刻意安排他住進教會學校裡,但是敏感的 Prico 心裡已經有一股不祥之兆了,任他死命哭喊,父親還是含淚丟下他離去。

某一天,神父召見小男童 Prico,有兩個哭泣穿著黑衣的女人來訪,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年長的女管家。

敏感的小男童知道他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他父親自殺了!他幾經掙扎後選擇女管家懷裡。

之前我很難理解 1944 年拍攝的義大利片,怎麼全片嗅不到一絲絲戰爭的氣息,片裡的公園美麗如畫,渡假勝地人們心情輕鬆笑容親切,片中羅馬的公寓管委會以及服裝店運作正常,而 1945 年在羅馬拍攝的《羅馬不設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 從第一分鐘開始的氣氛就是 ~ 你隨時可能遭蓋世太保盤查後槍殺的地獄。

後來查資料說明這部片是在 1942 年暑假拍完,導演 Vittorio De Sica 刻意挑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 5 歲男孩來飾演 Prico,有趣的是《孩子在看着我们》拍攝時間和《北非諜影》幾乎相同,當時義大利所屬的德義日聯盟仍處於優勢,1942 年暑假盟軍剛剛登陸北非,義大利還能派軍到北非及烏克蘭支援德軍,義大利本土還算非戰地,這一年底發生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以及更多次的北非登陸行動,1943 年戰情逆轉,暑假盟軍甚至直接在西西里島登陸,整個義大利從此進入戰爭狀態,1943 年 9 月義大利和盟軍簽下停戰協議,雖然各地仍有抵抗行動,但是已無全面性的戰爭,這部片經過兩年等待後終於在 1944 年 10 月上映。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黃金時期女星珍亞瑟 Jean Arthur


我記得小時候從錄影帶看到 1953 年的西部片《原野奇俠》(Shane),全片劇情非常簡單,可以說是一部看男人決鬥的電影,曾經是美國奧運游泳國手的 Alan Ladd 最後打敗了邪惡的 Jack Palance,這部片有一個角色不重的女主人從頭到尾沒有幾句對白,到了 IMDb 出現之後我才發現她是 1930 年代最紅的女星 Jean Arthur (1900~1991),中文翻譯為珍亞瑟,拍攝時她已經 51 歲!年紀比飾演她丈夫的 Van Haflin 以及有點暗戀她的 Alan Ladd 大了十歲以上! 這部片也成了 Jean Arthur 生平唯一的彩色電影兼關門作品。

後來我開始看黑白電影,Jean Arthur 在默片時期的 1924 年就當上女主角,不過當時隸屬一家二線的 Action Pictures Co.拍了一大堆低成本的 B 級電影,直到 1930 年 Jean 被 RKO, Paramount, Columbia 等一線的電影公司看上到大公司片裡客串個小角色,1935 年跟 Edward Robinson 演出 The Whole Town's Talking 才算一戰成名,這時她已經是 35 歲的熟女,以當時女星的淘汰速度,這部片或許是 Jean Arthur 的生涯高峰了。

接下來 Jean Arthur 遇到她生涯最重要的貴人 - 左派導演 Frank Capra,在 1930 年代大蕭條時期 Frank Capra, George Cukor 執導有點脫離現實的浪漫喜劇電影蔚成時尚,其中 Frank Capra 看準 Jean Arthur 是一個形象非常正面帶著點傻勁的女星,於是找她和同年紀的 Gary Cooper 演出《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讓 35 歲的 Jean Arthur 演一個未婚的女記者,在種族優越論盛行的 1930 年代,這時挪威後裔的 Arthur 以一頭漂亮的髮色加上獨特的低沉嗓音引起全國注意受到歡迎,Jean 也晉升一線女星多次跟 Gary Cooper, Gary Grant, James Stewart 等一線男星合作。


Jean Arthur 適合飾演個性正面還帶點傻勁的女人,尤其 AFI 100 裡面她擔任女主角的就有三部:《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華府風雲》(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原野奇俠》(Shane),還有一部原本屬意她演出卻被推掉的《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另一部是她求之不可得,那就是 1937年全國注目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女主角熱門大賽,已經 37 歲的 Jean Arthur 加上天生低沉聲音實在不太像書中的 Scarlett,但是 Jean Arthur 意志堅定想演這個全國注目的角色,她靠著跟製作人 David Selznick 的友誼還打進了最後一回合獲得試鏡的機會,最後敗給英國女星 Vivien Leigh,有個八卦是 Jean Arthur 氣得把她剛印出來的試鏡劇照燒了。

1944 年已經達到演藝生涯高峰漸漸步入中年的 Jean Arthur 因為得失心太重,對於在二戰之後重新在觀眾面前演出產生了恐懼感,如上一段所述:她害怕年紀太大推掉了 1946 年和老班底 Frank Capra, James Stewart 一起演出《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的機會,現在回想起來非常可惜。

1948 年她趕上偵探電影熱潮應 Billy Wilder 邀請和 Marlene Dietrich (1901~1992) 一起演出《柏林艷史》(A Foreign Affair) ,這時她已經從漂亮未婚女記者角色轉型為中年女參議員,她的演出引起批評說:Jean Arthur 畢竟是大家記憶裡 30 年代的漂亮娃娃,她的眼神柔情似水永遠含著愛意,讓她出現在這部黑色電影 (Film Noir) 感覺真是突兀!

到了 1951 年她慎選劇本之後看上的《彗星美人》(All Above Eve),《絳帳海棠春》(Born Yesterday) 都沒有搶到,只在前述的《原野奇俠》(Shane) 裡客串演出。

重視外表形象的 Jean Arthur 接下來不想再演出任何電影,只有在 1966 年時她短暫的在電視上演出幾集 The Jean Arthur Show,到了 1970 年代初期已經 70 歲的 Jean Arthur 受聘為紐約州 Vassar college 的榮譽教授,課堂下有一個女學生成了最近 30 年最重要的女星 Meryl Streep,只是不曉得當年兩人是否相識?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Herbert Lom (1917~2012)


曾經演過《萬夫莫敵》(Spartacus)、《萬世流芳》(El Cid)、《西北前線》(North West Frontier)、《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 1962)、《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以及和 Peter Sellers 搭檔演出多部粉紅豹系列電影的影星 Herbert Lom 病逝年 95。  

原籍捷克的 Herbert Lom 1937 年就曾經在捷克電影裡露面,二戰前他決定流亡西方,尋找在英語系電影裡演出的機會,年輕時的 Herbert Lom 外型孤僻侷傲,在前述的知名鉅作裡都演出反派角色,到了 1960 年代他和 Peter Sellers 一起演出粉紅豹系列喜劇電影,飾演壓榨 Peter Sellers 卻常常吃虧的老闆 Charles Dreyfus 才漸漸扭轉了他過去的形象。